時間:2022.06.22-24 地點:中國國際展覽中心
導語:隨著機器傳感技術、計算機技術、圖像處理技術等的快速發展,機器視覺技術得到發展,并且日臻成熟,已經成為現代工業在信息化發展的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術。機器視覺使人工智能應用更加廣泛且更有效。在機器學習中,它為消費者和商業應用的硬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觀察和解釋環境的能力。在工業環境中,這些技術,
導語:7月25日上午,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一行來到華為團泊洼智能制造園區,實地考察5G技術在手機智能制造生產線上的應用。自2019年底,華為開始探索5G+智能制造的應用,經過近2年時間,完成多種業務場景的測試驗證及產線上38種工業協議的對接,5G應用的整體系統可靠性達到了99.99%,滿足工廠工業生產的標準和要求。
導語:曾因機械臂“魔術師”寫春聯、亮相春晚舞臺表演舞蹈而“出圈”的越疆科技,已經將輕量化協作機器人用在華為、富士康等大廠的產線上,為5G技術的落地、3C領域的智能制造提供支持。最新數據顯示,越疆科技今年上半年的營收比去年同期增長1倍以上,且在原有210項專利授權的基礎上,新增69項專利。越疆科技所處的
導語: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工業互聯網大賽7月29日在北京正式拉開帷幕。本屆大賽設置主賽與專業賽,專業賽聚焦工業互聯網產融合作、智能網聯汽車、安全生產等7個領域賽事。大連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作為工業互聯網+智能網聯汽車專業賽和系列活動承辦方,將為專業賽提
導語:制造業在中國的發展中始終處于戰略地位,對于國家的建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清代的洋務運動到現代的改革開放,不論成功與否,都向人們證實著發展制造業對于國家的重要性。隨著疫情的爆發,中國也再次意識到制造業對于國家的影響,更意識到高技術制造業的發展是增強國家實力的必經之路。制造業的發展歷程要
導語:在這個充分體現了工業4.0概念的巨型工廠里,包括人工智能(AI)在內的技術已經用于工廠規劃建設,以及發現生產環節中的細小瑕疵,甚至可以通過大數據及視覺檢測技術及時預測機器故障,這座占地面積超過200萬平方米的龐然大物也由此具備了機動靈活的敏捷屬性。 導讀在這個充分體現了工業4.0
導語:傳統的供應鏈管理旨在解決企業內部以及企業間的物資供應與需求問題,在供應鏈管理水平上不同的企業存在較大差異,這也是體現一個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在互聯網時代,社會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對供應鏈的時效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消費需求越來越多元化,也讓傳統的供應鏈管理手段越來顯得力不從心
導語:隨著全球人口紅利的消失,制造業勞動力成本不斷增加,企業對于自動化生產的需求越來越大,工業機器人在智能制造過程中發揮出巨大作用,也是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實力的重要標志。工業機器人主要由減速器、伺服電機及控制系統三大核心部件組成,減速機是工業機器人最核心的功能部件,減速機在整個機器人制造成本
導語:既然每個人都在談論5G,那么討論下一代網絡帶寬的最佳潛力也同樣重要。老實說,工業 4.0 是一個即將到來的趨勢,直到網絡麻煩隨著私有 5G 網絡的出現而得到解決。讓機器與人類交流是一種被稱為物聯網的美。將工業機器用于通信是一項突破,也許是我們所知的最大突破。既然每個人都在談論5G,那么討論下一代網絡帶寬
導語:制造業發展的硬實力、軟實力和驅動力,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制造業人才實力,人才成為中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的關鍵。然而,目前中國制造業人才面臨“三重困境”。制造業發展的硬實力、軟實力和驅動力,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制造業人才實力,人才成為中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的關鍵。然而,目前中國制造業
導語:如今,被眾多業內人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內核的人工智能,正在城市的一個個街頭巷尾悄然生長、落地生花。第一次工業革命,噴薄而出的“蒸汽力量”推動著傳統農業社會開始轉向現代工業社會;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與內燃機的出現及廣泛應用,為人類點亮了一盞指引新生活的“明燈”;第三次工業革命,電子計算機的
2021第十六屆中國北京國際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展覽會(BIME Expo)16th China Beijing International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Industry Exhibition, 2021時 間:2021年07月07日-09日 地 點: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朝陽區北三環東路6號)Date:07-09,JuLY, 2021&